即使在今天的汉族眼里,羊肉也不是家家户户餐桌的必选项,在中原以及南方人的认知中,羊肉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游牧民族特色的食品,在北方人眼里,羊肉也和贵画等号。确实,跟猪鸡鸭肉相比,羊肉进入大众的认知是相当晚的,从魏晋南北朝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开始,羊肉才渐渐在北方流行开,在南方也没什么市场。到了唐代,皇室与游牧民族错综复杂的血缘关系以及胡风的流行,使得社会上形成了一个完备的推动羊肉消费的系统,从皇室、官员到军队、富商,对羊肉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而到了宋朝,嗜羊的风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无论宫廷御膳、士人宴饮,还是民间婚丧嫁娶、烧香还愿,不管北方南方,羊肉在大场合中都是重要担当,如果案头没有一只羊,宴会就显得不上档次。
牛要用来干活儿,不能杀了吃,又加上“止用羊肉”为朝廷的祖宗家法,皇室的肉食消费几乎就全是羊肉了。比如史料记载,宋神宗时,开封御膳房一年消耗“羊肉四十三万四千四百六十三斤四两,常支羊羔儿一十九口,猪肉四千一百三十一斤”,相比猪肉而言,宋朝宫廷对羊肉的消费多出十倍,仁宗时御厨的消费更是达到顶峰,“日宰二百八十羊”,一年宰杀十万多只御膳羊。当然这些羊不全是皇帝吃的,皇帝们完美地诠释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自己爱吃的绝对要分享,为了表示对大臣的礼遇,官员们的丧葬、生日、致仕以及节日宴请,皇帝都要赐羊,仅这一项,每年的消耗量就巨大。比如,宋太祖在一次春宴上,因为对大臣攻打太原的进言十分满意,“宴罢,赐上尊酒十石、御膳羊百口”。不仅如此,外交交往中,羊也是馈赠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