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汉文化对壮族人民影响的加深,壮族子弟争相入学。如隆庆间古田壮民“愿子受学”[124];万历间岑溪壮族首领潘积善“愿从其子附学宫受书”[125];平乐壮人对于学习汉文化者“艳之,岁遣子弟入郭从师”[126]。壮族的上层人士更是多博通经史之人,有些壮族生员还能中举、中进士。如著名的田州岑氏土官,有好几代都博通经史,能诗善文。其第八代土官岑永通“积学工诗书,著作甚佳”;其弟岑永贞亦“聪颖好学,孝友笃行,博览群书,尤精性理”;明末曾任明军指挥使的岑汉贵,也是“博通经史,善诗文”[127]。明代著名的壮族学者李璧曾中弘治乙卯科(1495年)举人,正德年间又举进士,工于诗词,有多部著作传世。
除研习汉族诗词和儒学外,明代壮族还借鉴汉族传统的兵法书籍,结合本民族特点,创造了一套“土司兵法”(又称“岑氏兵法”)。据说壮族土司首领瓦氏夫人率壮族士兵,奔赴东南沿海同倭寇作战时,就采取这种战法,结果接连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