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
2024-08-10 19:33:13
导演:娄烨 
地区:大陆 
立即播放
剧情简介

     吴淞江古称松江、亦称松陵江、笠泽江      三国吴韦昭《国语·越语》注、晋郭璞《水经·沔水注》引均以为松江、东江、娄江为《尚书·禹贡》之“三江”      《后汉书·左慈传》“所少吴松江鲈鱼耳”,《陈书·侯瑱传》“与(侯)景战于吴松江”      此“吴松江”乃谓吴地之松江,非说江名叫吴松江      《通典》《元和郡县志》吴县下皆有松江      唐陆广微《吴地记》“松江一名松陵,又名笠泽也”      晋及唐朝时也称松江之下游为沪渎      北宋郏亶、郏侨(所著《太湖水利》)、单锷等水利书中松江、吴淞江两名已并见,吴淞江或作吴松江(因古为吴郡地)      北宋郏侨中称松江,元、明以后习称吴淞江,松江之名遂不用作江名      例如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华亭府为松江府后,始称吴淞江      19世纪上海开埠后,外人大量迁居上海,因吴淞江通苏州,故习称吴淞江下游段(北新泾至黄浦江一段)为苏州河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英国驻上海领事阿礼国胁迫上海道台麟桂签订扩大租界协定书,始见苏州河之名      太湖水源出天目山东麓广生松柏的山地,经笠泽(太湖)流出,故又曾称松陵江、笠泽江      吴淞江下游近海处被称为“沪渎”,是上海市简称的命名来源      吴淞江的位置及水系分布吴淞江的位置及水系分布吴淞江,源出太湖瓜泾口,东流经吴江、吴县、昆山县(市)的若干乡镇,越滨湖、淀泖两区域,于四江口进入上海市境,继续向东至旧江(今称虬江)道入海      全长125公里      其在苏州境长81公里(一说75      36公里)      自西向东,在吴江区与江南运河相交,向北干河有青阳港、清秋浦、夏驾浦,与阳澄河网沟通,向南干河有大直港、千灯浦,与淀泖河双沟通      自江南运河蜿蜒流经苏州市区、吴江和昆山,至花桥四江口入上海市境内,河底宽度45米~80米,河底高程10米~20米,河口宽60米~120米      吴淞江越滨湖、淀泖两河网,是江苏省苏南航道网中的省际干线,为五级航道,航道称苏电内港线,具有行洪、排涝、航运和景观等功能      设计与实际防洪标准五十年一遇至一百年一遇、洪水位4      38米~3      95米;设计排涝标准二十年一遇、排涝面积757      93平方公里      上海市境内,流经青浦区(原青浦县)、嘉定、闵行、普陀、长宁、静安、闸北、虹口、黄浦等区,在外白渡桥入黄浦江      上海市境内段长53      1公里      河口泄流量约10立方米秒,是黄浦江最大支流      北岸有顾浦、盐铁塘、横沥、桃浦、彭越浦等支流;南岸有西大盈港、东大盈港、新通波塘、蟠龙港、新泾港等支流      河道东西窄,中间(江苏省吴县东坊至直)较宽      上海市境内最宽600~700米,市区最狭40~50米,曲折多变,从北新泾至外白渡桥有急弯9处,曲率半径40~150米,河底宽15~20米      吴淞江起点瓜泾口水利枢纽段吴淞江起点瓜泾口水利枢纽段吴淞江起点瓜泾口水利枢纽段吴淞江起点瓜泾口水利枢纽段吴淞江、大运河交汇处吴淞江、大运河交汇处甪直甪直吴淞江昆山市陆家镇段吴淞江昆山市陆家镇段吴淞江昆山市段吴淞江昆山市段苏州河长宁段苏州河长宁段吴淞江(苏州河)上海市区段吴淞江(苏州河)上海市区段吴淞江汇入黄浦江处外白渡吴淞江汇入黄浦江处外白渡吴淞江汇入黄浦江处外白渡吴淞江汇入黄浦江处外白渡吴淞江是古代太湖排洪的天然大川,为“太湖三江”的主干      最早正源出自江苏省吴江区(原吴江县)南之太湖口(吴江区城南),河道宽阔,太湖下游主要出水口      两晋之间,长江中下游加速开发,水土流失加剧,长江含沙量增加,长江口泥沙堆积加快,在潮汐的作用下,吴淞江河口开始淤浅变窄      东晋,入海口在今青浦区(原青浦县)东北旧青浦镇西的沪渎      南朝刘宋元嘉二十二年(445年),扬州刺史始兴王刘浚以松江沪渎壅噎不利,拟从武康纻溪开漕谷湖,直出海口100余里,未能实行      唐代中期河口在今江湾以东,宽达20里      青龙镇成为盛极一时的贸易港口      五代吴越天宝八年(915年),设撩浅军,治河筑堤,一路径下松江      北宋,太湖其他泄水通道都已阻绝,仅剩吴淞江一个主要出海口,郏侨云“惟吴松一江存焉”      郏亶《水利书》记松江南岸有上海浦、下海浦、南及浦、江苎浦、烂泥浦等,间距5里、7里      旧志云上海浦在县治东,后为今黄浦所并,河口已东移复兴岛以东内高桥附近的南跄浦口,宽约9里      北宋中期后,松江上游泄水不畅,河口段淤浅,不利航运及泄水      河道经今青浦区(原青浦县)白鹤过青龙镇向东绕流,至黄渡东接虬江河道,青龙镇西弯道称白鹤汇,东之弯道为盘龙汇      北宋宝元元年(1038年),疏凿盘龙汇为直道新渠,从沪渎入海      《吴郡图经续记》云“盘龙汇介华亭昆山之间,步其经才十里,而回穴迂缓乃四十里,江流为之阻遏,盛夏大雨由泛滥,沦稼穑,坏室庐,无宁岁……至是清臣(叶清臣)转漕本路,以太湖民田为豪右据,而上游水不得泄,建议酾为新渠,从沪渎入海      道直流速,其患遂弭”      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因松江风涛大,漕舟多有倾没,遂筑松江长堤,界于江湖之间,堤东则江,堤西则湖,横截江流五六十里      庆历八年,又在吴江城东建利往桥(亦名垂虹桥)东西长130丈,俗称长桥,太湖口又称长桥口      庆历后,下游愈益淤浅,河口亦浅狭为五里、三里      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在今黄渡北开一新河自白鹤汇北至盘龙浦北,新河较旧河缩短40里,旧河道废      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郏亶又疏浚新河      南宋绍熙《云间志》记“若夫新江、旧江之别者,嘉祐间,吴中水灾,时李兵部复圭为转运使,韩殿省正彦宰昆山,开松江之白鹤汇,如盘龙之法      崇宁中,漕使郏亶又浚治之,遂为民利      尝询之父老所以然者,松江东注,委蛇曲折,自白鹤汇极于盘龙浦,环曲而为汇,不知凡几,水行迂滞,不能径达于海      今所开松江,自白鹤汇之北,直泻震泽之水,东注于海,略无迂滞处,是以吴中得免水患”      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因青龙镇所傍旧江(亦称青龙江)淤浅而浚治,“自封家渡古江(今黄渡东封家浜一带)开淘至大通浦,直彻河口七十四里”      北宋大观三年(1109),两浙监使请开淘松江,复置12闸      南宋初,东江下游诸多出口大多为海塘所捺断,仅剩新泾塘(即旧小官浦)一口      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秀州守臣丘崈奏请在新泾塘向里20里运港修建运港堰堤,至此,浙江及淀山湖泖淀区水流汇于黄浦,合流入松江      河口在南跄口,即南跄浦口      《云间志》记“南跄浦在县(华亭)东北一百里”,“旧图,沪渎江口在县东北一百十里”,江口在今南跄浦东约10里      《读史方舆纪要》记:“旧志云:(南跄浦)在县(上海)东北三十六里,即永乐中导黄浦由引入江处也      今故址已堙,而县东北有跄港、大跄浜,南近都台浦,相传即南跄旧流”,“都台浦,在县东南,旧名曹家沟”      清同治《上海县志》记:“南跄浦,在东虬江东      前志范家浜西吴淞江口曰跄浦,亦曰大跄浦,此以南别之      据顾志云,疑即浦之故道也      ……在上海县东北三十六里,其支流为东沟浦、西沟浦、马家浜,今县东北有水曰跄港,曰大跄浜,其南近者台浦,疑此即南跄浦之故迹也      ”南跄口外泥沙淤积,形成高桥沙岛,旧志称吴淞江口在高桥沙岛南侧宽5里、3里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尚能“海舟巨舰每自吴淞江驾驶,直抵城(苏州)东葑门湾泊”      元大德八年(1304年)和泰定年间,数次治理吴松江,开浚江道东起黄浦口,西至千墩浦口新洋江止,宽15~25丈,并置10座闸,以限潮沙      黄浦口即黄浦入吴淞江口,约在今虹口区嘉兴路桥附近      仍不能渲泻洪水,又于嘉定县赵浦,上海县乌泥泾、潘家浜置闸(至正年间闸废)以遏浑潮      明永乐元年(1403年),夏元吉奏:“吴淞江延袤二百五十余里,广一百五十余丈,西接太湖,东通大海,前代屡疏导之,然当潮汐之冲,沙泥淤积,屡浚屡塞,不能经久      自吴江之长桥至夏驾浦约一百二十余里,虽云通流,多有浅狭之处      自夏驾浦抵上海县南跄浦口一百三十余里,湖沙渐涨,潮汐沙壅障,菱芦丛生,已成平陆,欲即开浚,工费浩大,且流沙淤泥,浮泛动荡,难以施工      臣等相视,得嘉定之刘家港,即古娄江,径通大海      常熟之白茆港,径入大江,皆系大川,水流迅急      宜浚吴淞江南北岸安亭等浦港,以引太湖诸水入刘家、白茆二港,使直注江海      又松江大黄浦,乃通吴淞江要道,今下流壅遏难流,旁有范家浜至南跄浦江,可径达海      宜疏浚令深阔,上接大黄浦,以达茆湖之水      ”天顺二年(1458年),巡抚崔恭主持开浚吴淞江下游段,西起大盈浦,东至吴淞江巡司(今潭子湾附近),又自新泾西南至蒲汇塘入江(黄浦江)阔皆14丈,深皆2丈      弘治七年(1494年),工部侍郎徐贯主持开浚吴淞江,吴江长桥一带芦菱之地疏浚深阔,导引太湖水散入淀山、阳城、昆承等湖,又开吴淞江并大石、赵屯等浦,泄淀山湖水由吴淞江入海      正德十六年(1521年),巡抚李充嗣疏浚吴淞江,“吴淞江上流,自吴江区(原吴江县)起,至昆山夏驾浦,下流自嘉定县旧江口起,至上海县黄浦口,俱通利无碍      唯夏驾浦至龙王庙旧江口俱淤塞,几如平陆,应该开浚……      其夏驾浦新洋江两河与吴淞江交会之处,横引江水,斜趋娄江,以至吴淞水弱,不能冲击淤泥,抑且两河通引浑潮,倒流入江,与吴江下流,日相抵撞,易成淤塞,合于两河交会处,创造石闸,节制江流,使不斜趋,阻遏浑潮,使不倒流,庶几此江无后塞之患      ”嘉靖末,下游又壅塞      明隆庆三年(1569年),太湖流域嘉兴、吴江等县大水,以吴淞江为黄浦江支流,巡抚海瑞主持,疏浚吴淞江宋家浜新道,自黄渡至宋家桥(今上海市区福建路桥附近)长80里,原江面宽30丈,减半开15丈,底阔7丈5尺6步      至此,吴淞江下游完全改入今道,由外白渡桥入黄浦江,成为黄浦江的支流      入清以后吴淞江疏浚频繁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浚河自嘉定徐公浦至黄浦口,次年,建闸于宋家桥(二十九年废坏)      雍正十三年(1735年),复建闸于上海金家湾(今大统路桥附近,道光初废)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浚黄渡至万安渡      道光七年(1827年),浚井亭渡至曹家渡      同治二年(1863年),机器挖泥,浚曹家渡淤浅      同治十年,浚黄渡至新闸西江段      光绪十六年(1890年),浚四江口(大盈浦口附近)迤东之横娄口起至新闸大五庙,形成今之吴淞江      明清时期,吴淞江上源太湖口逐渐淤狭,洞庭东山成为半岛,吴淞江江道逐移至东太湖的瓜泾口,宽仅80米      瓜泾口成为吴淞江正源      吴淞江是一条中等感潮河流,潮流界在黄渡附近,潮区界在赵屯附近      吴淞江比降十分平缓,黄渡至河口河底只有万分之0      85      河口(黄浦公园站)多年平均高潮位3      12米,多年平均潮差1      83米      苏州河上游北新泾多年平均高潮位2      78米,多年平均潮差0      72米,历年最高潮位为4      14米(1928年9月16日)      吴淞江上游太湖瓜泾口站多年平均流量为19立方米/秒,流经上海境内黄渡站多年平均净径流量为6立方米/秒,至河口段浙江路桥站多年平均净径流量增至22立方米/秒      黄渡以上有蕰藻浜等许多支流分水减少了上游来水的68      4%      黄渡以下,支流水量汇入,以及市区的苏州河段沿岸每天约70万立方米工业废水和46      7万立方米生活污水的排入(折合流量13      6立方米/秒),约占苏州河水量的62%      由于废污水的大量排入,日积月累,致使苏州河水体常年黑臭,在黄渡以下形成一条长约30公里的污水沟,并随潮水作用在苏州河中、下游回荡      夏季,当上游来水减少时,污水上溯加剧      1977年8月特大暴雨期间,苏州河最大净泄流量达130立方米/秒,水质曾一度明显好转,接近地面水标准      1925年,恒丰路桥断面五日生化需氧量达10毫克/升以上,氨氮含量4毫克/升以上      1950年,五日生化需氧量41      9毫克/升,氨氮12      5毫克/升      河水黑臭,黄渡以上水质尚可,华漕水质受下游污水影响,宜昌路桥至曹家渡桥河段水质常年黑臭      西藏路以东至白渡桥受黄浦江潮水影响,涨潮时水质明显改善,落潮时黑臭污水下泄,与黄浦江交汇界线分明      相门塘、葑门塘,位于市区正东方,分别源于相门、葑门环城河,由西向东流入金鸡湖,最后汇入吴淞江,河宽约在20米左右      两河水体均属三级水质      葑门外葑门塘,又名葑浜      位于古城东部,自葑门外城河起,向东流入黄天荡、金鸡湖、吴淞江,全长7      21公里      葑门塘采用苏州水位,最高通航水位为二年一遇洪水重现期,航宽8—27米,水深1      2~3      2米      其中,北起安利桥、南接觅渡桥的葑门环城河老线,已被1970年新开辟的葑门航道所代替      新航道长1275米,宽35米,底宽15米,按六级航道标准治理,现航道全线河床平坦,是苏州工业园区通往城南及白洋湾货场的捷径      盐铁塘,盐铁塘为调节入江各河水量的重要河道      相传是2000多年前西汉吴王刘濞为运输盐铁而开凿,历代续有疏浚      河道走向大致与长江并行,西起沙洲杨舍镇,东抵吴淞江      在常熟境内,福山一段已淤塞      自耿泾以东,河道渐具规模,至赵市镇附近,穿过海洋泾,流向东南,在梅李、珍门、董浜、支塘诸镇,分别与常浒河、徐六泾、金泾、白茆塘相交,经窑镇进入太仓境界      境内河长27      9公里,底宽8~10米      道褐浦,成河于宋代之前,南自杨氏田湖,流经淀东、石浦,北入吴淞江,全长17      3公里,系吴淞江南的大浦之一      据武同举《江苏水利全书》记载,自明正德十六年(1521)至万历十六年(1588)的68年中,曾有4次疏浚      清代以后未见治理,河岸坍塌,淤淀严重      1973年,将石浦镇至道褐浦间的方家娄拓宽、浚深,使道褐浦和东侧的大石浦两干河畅通      拓浚后,面宽26米,底宽8~10米,底高为零      鸡鸣塘,在花桥境内      西起吴淞江,东接徐公浦,全程9公里,原河曲折多弯,有“鸡鸣十八弯”之说      据光绪《昆新两县续修合志》记载,明万历十六年(1588)和清顺治十八年(1661)曾征工疏浚,其后淤淀严重      1975年12月,花桥公社组织4000名民工,在花桥镇西周泾大队至吴淞江4      7公里处,开新河填老河,历时半月,挖土15万立方米,折除石桥4座      1976年11月,该公社又组织2500名民工,疏浚东段徐公浦至花桥镇4      2公里的老河,截弯取直      历时半个月,挖土2      2万立方米,拆除2座老石桥,改为桁架拱桥      经过整治,面宽为16~20米,底宽4~6米,河底高程为零      千灯浦,又名尚书浦,南自赵田湖,北至淀山湖,经淀东、千灯入吴淞江      全长11      4公里,底宽20米,面宽32米,为县城通往淀山湖主要航道和泄水河道      全线多单孔石挤,阻水碍航      据地方史志记载明尚书夏元吉率海瑞和袁复疏竣吴淞江时兼疏千灯浦贯串千灯古镇的河段,故名尚书浦      新开河,又名诸天浦      成河于宋代之前,全长7      8公里,流经大市、张浦,大部分在张浦乡境内      民国24年(1935),曾疏浚南段桐丘港5公里      1958年,列为县内三级河道      同年12月~1959年3月,原张浦公社组织民工2400多人,从吴淞江周巷口到张浦镇西贤村段拓浚5      38公里,挖土34      2万立方米      拓滩后称新开河,面宽25米,底宽15米,底高为零,堤顶高5米左右      1962年冬,原张浦公社又组织民工1500人,在连接新开河的桐丘港,即西贤村至老支浦江的1      35公里浅狭段拓浚,挖土3      04万立方米,使新河与桐丘港连成顺直河道,南通双洋潭,北达吴淞江      后配建桥梁4座      小澞河,又名小澞浦,在玉山镇镜内      南自吴淞江,北上穿沪宁线铁路桥,流入娄江      全长4      6公里,底宽15米,面宽35米      是沟通阳澄、淀泖两水系的主干河之一      青秋浦,系北接娄江南通吴淞江的一条老塘浦,全长约5      8公里,它南接吴淞江,河床宽广顺直,底宽在20米以上,河面宽广处达50米左右,北接娄江处弯曲窄小,轴向偏西成30度左右的弯河,作为贯通娄江、吴淞江两江之间的引水排水配套支河,提高和改善两江之间调控能力,所以裁直北段弯道开新河3      28公里      新河设计底宽20米,河底高0      0米,边坡1:2,河口宽约在38米左右      张家港,原名常熟塘,向为昆山至常熟的主航道      1968年,经过拓浚,并自常熟向西北延伸至长江港口张家港,改用现名      境内流经石牌、巴城、城北,在玉山镇大西门接越河      长25      4公里,底宽15米,面宽31米      该河经过越河、娄江、青阳港入吴淞江抵上海,为内河交通要道      界牌港,为本县正仪乡与吴县唯亭的交界河      全长6公里,底宽28米,面宽40米,是吴淞江至娄江的南北主要通道之一      尤泾港,南起吴淞江,北至娄江      全长6      2公里,底宽8米,面宽25米,为玉山、正仪之间的界河      小澞河,在玉山镇境内      南自吴淞江,北上穿沪宁线铁路桥,流入娄江      全长4      6公里,底宽15米,面宽35米      是沟通阳澄、淀泖两水系的主干河之一      青阳港,旧称新洋江      南接吴淞江,北达娄江      全长8      2公里,底宽80米,面宽100米      60年代末开始,成为上海港与张家港之间的内河联接运输航道      夏驾河,吴淞江夏驾河交界处夏驾河,吴淞江夏驾河交界处夏驾河,古称下界浦,明代户部尚书夏原吉“掣淞入浏”时疏浚,故又名尚书浦      该河南起吴淞江,北经陆家、蓬朗、兵希入娄江      原长12公里,1958年拓浚整治后,河长10      6公里,底宽15米,面宽35米,为县内南北向主河道之一      大瓦浦,南起花桥镇,流经蓬朗,北至娄江下游的浏河段      全长15公里,狭浅多弯,底宽8米,面宽13米      该河南接鸡鸣塘通吴淞江,为县境东部泄水道      界浦港,南起陈墓,经大市、南港抵吴县甪直入吴淞江      河长10      6公里,底宽15米,面宽25米      为本县与吴县的界河之一      大直港,南自南塘港,流经南港、张浦入吴淞江      全长5      3公里,底宽110米,面宽120米      张华港,在陈墓、大市境内      南出白莲湖,北至南塘港      全长3      9公里,底宽15米,面宽30米      张浦港,在张浦境内      南出新支浦,北达吴淞江      全长4      8公里,底宽12米,面宽22米      新开河,又名褚天浦,原河在张浦境内      建国后经拓浚,并利用旧河桐丘港向南延伸,成为南起双洋潭,北达周巷入吴淞江的顺直河道,故改称新开河      流经大市、张浦,全长7      8公里,底宽15米,面宽25米      千灯浦,旧时又称尚书浦      南自赵田湖(北淀山湖),经淀东、千灯入吴淞江      全长11      4公里,底宽20米,面宽32米,为县城通往淀山湖的主要航道和泄水河道      全线多单孔石桥,阻水碍航      陆泥浦,南起杨氏田湖,北汇吴淞江,流经淀东、千灯、石浦      全长17      2公里,底宽10米,面宽25米,水浅多弯      道褐浦,南自杨氏田湖,流经淀东、石浦,北入吴淞江      全长17      3公里,底宽8~10米,面宽26米      为吴淞江以南大浦之一      石浦港,又称大石浦,与青浦区(原青浦县)大盈港相连      南自青浦区(原青浦县)南石浦入境经淀东、石浦入吴淞江      全长13      4公里,弯道较多,底宽8米,面宽15米      所在地河名长度(公里)讫止地点吴江、湖滨大运河--吴江、同里长绊路--吴江、车坊大轮港5      1澄湖吴县、车坊席墟港-澄湖吴县、淞南石泾港--吴县、淞南甪直塘--吴县、淞南青小港--吴县、淞南富利塘--昆山、南岗小直港--昆山、张浦大直港5      3南塘港昆山、张浦张浦港4      8支浦港昆山、张浦新塘港--昆山、千灯老吴淞江--昆山、千灯千灯浦17      2赵田湖昆山、千灯陆虞浦17      2秧田湖昆山、石塘大石浦13      4南石浦所在地河名长度(公里)迄止地点吴江、湖滨顾塘港--吴江、湖滨大运河--吴县、郭巷大齐港--吴县、郭巷水仙浜--吴县、车坊大浦港--吴县、车坊戈浦港--吴县、车坊摇车湾港--吴县、车坊螳螂港--吴县、车坊薛港--吴县、车坊三恩港--吴县、车坊石泾港--吴县、车坊旺嘉塘--吴县、斜塘斜塘6      0金鸡湖吴县、斜塘东港--吴县、斜塘冯里浦5      0沙湖吴县、胜浦清秋浦7      0娄江吴县、胜浦新浦河4      9友谊河吴县、胜浦简谱港4      5友谊河吴县、胜浦界浦6      0娄江昆山、城南南大港--昆山、城南尤泾港5      2娄江昆山、城南环龙港--昆山、城南、玉山小渔河4      8娄江、玉山市河昆山、城南横泾港--昆山、城南青阳港8      2娄江昆山、陆家桑园湾港--昆山、陆家浦港--昆山、陆家夏驾河12娄江昆山、陆家古木港--昆山、花桥瓦浦--昆山、华侨鸡鸣塘--昆山、华侨顾浦-木渎港,位于普陀区西部      又称牧渎港、牧童港      北起西虬江、往南穿越金沙江路、云岭东路,到新泾口对岸稍东处入苏州河      长约2公里      枯水期航道水深约1      4米,可通行15吨级船舶      东大盈港,位于青浦区(原青浦县)北部      古称大盈浦      昔时港面开阔,水流湍急,为古松江五大浦之一,直接承受淀山湖水北流入江,后因海潮倒灌,河道淤塞,屡浚屡塞      现北起吴淞江,南流经白鹤、杜村、孔宅至青浦镇万寿塔前入青浦城河      长14公里,河面宽30米,河底高程0米,可通航60吨级船只,汛期可通100吨级船只      北口有东大盈船闸      受益农田6000余公顷      东茭泾,位于宝山、闸北两区境内      北起蕰藻浜,经康家宅,南入走马塘接彭越浦      又称东高泾      民国《宝山县志》卷二云:“东茭泾南起大场走马塘,北经浦转东折北,出蕰藻浜      ”长约5公里      枯水期航道水深1      9米,可通行20吨级船舶      北泗塘,位于宝山区东部      北起马路河,南迄蕰藻浜      长6公里余      枯水期航道水深1      4~2      2米,可通行20~60吨级船舶      受益农田1300公顷      河东岸为工厂、企业区      西大盈港,位于青浦区(原青浦县)西部      北起吴淞江,流经赵屯、大盈至青浦区(原青浦县)青浦镇西南入淀浦河      原为赵屯浦,为古松江五大浦之一      现青浦镇石西村以南为1977年冬新开河道      石西村北老河道河面较狭,可通航20~40吨级船只;以南河段面宽40米,河底高程-1      0米,可通航100吨级船只      南北两端均建有船闸和节制闸      是青松大控制区的主要泄水通道之一      西虬江,位于嘉定区、普陀区境内,沪宁铁路南侧      起自封浜,往东经江桥,越新槎浦,过栅桥至真北路进入市区,汇木渎港折而东,经长风二村入桃浦      古虬江原系吴淞江下游,由于河曲发育,流水不畅,北宋后曾多次兴工治理,另开新河,残剩旧河道称旧江,“旧”、“虬”谐音,故又名虬江;一说因河道绵延屈曲如虬得名      1949年以后,历经1954年、1972年、1980年数次大规模疏浚,截弯取直,多处填河建房筑路,仅留西、中、东三段河道,其中桃浦以西河段(西段),1981年更名为西虬江,以区别于虬江东段      河道淤浅,自新槎浦以东至木渎港河段列为八级航道,河面宽13      26米,底宽4~8米,河底高程1米,水深0      88米,最高水位2      83米,可通航10吨级船只,主要用于运输、排涝      河水污染严重,终年黑臭      西泗塘,位于宝山区、闸北区境内      又名新塘港      南起走马塘,往北经泗塘新村,注入蕰藻浜      长约6公里      枯水期航道水深1      4米,可航行15~30吨级船舶,受益农田1300公顷左右      走马塘,位于嘉定、虹口、宝山区境内      西起封浜,往东北流经南翔、大场镇,至江湾镇淞沪铁路接小吉浦      长约20      8公里,底宽6米,河底高程0米      原走马塘至江湾镇以东分南北两支;南支经虬江至沈家行市入黄浦江,北支接袁长河、钱家浜入黄浦江      现小吉浦以东至复旦大学西北角一段已填没      相传南宋时抗金名将韩世忠曾驻军江湾、大场,走马往来于此,故名      又说因走马塘为吴越王钱镠所凿,故曾称钱溪、钱家浜      可通航10~15吨级船舶      除市区河段水质受到污染以外,其余河段均有灌溉之利,受益农田约1100公顷      杨盛河,位于宝山区东部      为1977年12月至1978年2月间人工新挖河道      以杨行、盛桥为起讫点而得名      北起西随塘河,往南经盛桥、月浦、杨行,南迄蕰藻浜      长约19公里      枯水期水深2      2~2      7米,可通行20~60吨级船舶,受益农田约4000公顷      吴塘,位于嘉定区西部      北起江苏省境浏河,南流穿越练祁河,至蕰藻浜      长24      5公里      河底高程0米,能航行30吨级船舶,受益农田1300余公顷      油墩港,位于青浦、松江两县之中部      北起吴淞江,穿越青浦、松江两县的9个镇,汇入横潦泾      青浦境内河段从吴淞江到柘鸡塘长18      84公里,系全部新挖,1979年动工,1990年底完工;松江境内长17公里,除从古浦塘到坝河口一段2      25公里利用原姚泾河道外,其余14      75公里全系新开,坝河口到横潦泾一段3      5公里,1959年开挖,古浦塘以北到柘鸡塘接青浦段长11      75公里全系新挖      到1991年底,长35      84公里的油墩港已全线挖通      青浦段河底高程—1米,底宽20~25米,松江境内河底高程—2~—2      6米,底宽50~118米      南北两端各有船闸一座      可通航100吨级船只      是青松大控制区北水南排的主要河道之一      桃浦,位于宝山区、普陀区境内      北起宝山区境蕰藻浜,往南经大场穿越走马塘,经杨家桥、真如镇,至曹杨新村入西虬江      曾名桃溪或桃树浦,昔时两岸多种桃树,故名      长约11公里      水质受化工废水严重污染,常年黑臭      真如港,位于普陀区东北部      一般将吴淞江下游北岸的梨园浜和潭子湾合称真如港      西起真如镇接桃浦,往东经曹杨路、徐家桥、石泉新村、光新路,至上海油脂二厂入吴淞江      长约5公里      河道弯曲,已日益淤浅,通行5~10吨级小船      荻泾,位于宝山区西部      因位于杨泾之东,故亦名东杨泾      北起永宁塘,往南经罗店、罗南、刘行、顾村入蕰藻浜      长22公里余      为宝山区最长南北干河      枯水期航道水深1      1~2      4米,可通行20~60吨级船舶,受益农田2600余公顷      盐铁塘,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和嘉定区中部      相传西汉吴王刘濞和五代吴越曾先后疏浚以运盐铁,故名      又称盐铁河      北起江苏江阴,南经杨舍、福山、梅李、支塘、太仓城厢镇,由葛隆入上海市嘉定区域,再经外冈、方泰、黄渡入吴淞江,纵贯望虞河、白茆港、浏河、练祁河、蕰藻浜等      长约150公里,其中上海境内长约18公里      蕰藻浜以北河段属六级航道,可通行100吨级船舶;蕰藻浜以南河段为七级航道,可通行50吨级船舶      受益农田约2000公顷,且有排灌、调节水量之利      顾浦,位于嘉定区西部      南起吴淞江,北流与练祁河、娄塘河相交,经安亭镇、望新、钱门塘,入江苏省太仓市境,汇吴塘后入浏河      长18公里      枯水期航道水深0      9~1      9米,宽5~10米,可通行20吨级船舶      通波塘,在松江县中部      原名顾会浦,为古松江五大浦之一      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开顾会浦,因流入华亭县城北通波门,遂改称为通波塘      北起淀浦河,流经洞泾镇塘桥,至人民河接大涨泾      长32      12公里      河面宽度,青浦境内为20米,松江境内为30米左右,最宽处在茸北镇大塔浜口为80米,河底高程在0米左右,通航能力为15~50吨级,受益农田4600余公顷,是青松大控制区内北水南排的重要通道      彭越浦,位于闸北、普陀两区境      元代曾在浦旁今彭浦自然镇建彭王庙,祀奉西汉刘邦灭楚大将彭越,以镇潮神,故名彭越浦或彭公浦,简称彭浦      北起走马塘,南经彭浦自然镇,至潭子湾入吴淞江      长7公里      枯水期航道水深1      0~1      5米,通行10~20吨级小船      嵩塘,位于松江县北部      北起淀浦河,南入通波塘      古崧子浦南段      长11公里,底宽15米      可通航10吨级船舶,灌溉农田1000公顷      新泾港,位于闵行区中部      古名新泾浦,明、清和民国时称新泾      因与今嘉定区东北新泾河名相同,故改名新泾港      原从颛桥镇附近的六磊塘东北流,越春申塘、淀浦河、蒲汇塘,经过程家桥,北抵北新泾镇入吴淞江      上游在清末已淤塞成陆,现仅残留从淀浦河到吴淞江的11公里河道,枯水期水深0      8~1      3米,能通航10~20吨级船舶,受益农田约2000公顷      在古代,每逢吴淞江大水时,江水可南入新泾港,经六磊塘等进黄浦江入海      新通波塘,位于青浦区(原青浦县)东部      北起吴淞江,南入三泾河      流经华新、凤溪、徐泾、赵巷      长16公里      1977年冬至1978年春利用华潮浦、嵩塘等老河身加以取直、浚深、拓宽,因其与老通波塘相平行,取名新通波塘      为华新、凤溪、重固、赵巷一带涝水南排的主要河道,受益农田2600余公顷,北端建有华潮浦套闸一座      底宽15米,河底高程—1米,河面宽50米      属六级航道,可通航40~100吨级船只      新槎浦,位于嘉定、普陀、宝山3区交界处      1977年将孙基港、中槎浦、杨泾、蒲华塘等河道疏浚串联成一条河后,合称为新槎浦      河道南起吴淞江北岸,北流穿越西虬江、中槎浦、走马塘,流入蕰藻浜,经江桥、桃浦、祁连等镇      长约9      8公里      河底高程—1米,可通行100吨级驳船      横沥,位于嘉定区中部      亦称横泺、横枥塘      北起浏河,往南与娄塘河、练祁河、蕰藻浜相交,至南翔镇      长40余公里      枯水期水深1~2米,河宽5~10米,可通行15吨级船舶,受益农田约7600公顷      蕰藻浜,位于嘉定、宝山两区中部偏南      西起吴淞江,东经陈行、塘桥,至吴淞入黄浦江,与吴塘、盐铁塘、中槎浦和杨盛河相交      长38公里      亦名蕰藻河      1949年前,与黄浦江、吴淞江并列为上海市三大干河      原西起中槎浦走马塘口,1959年向西疏凿到横沥,1980年再向西延伸至孟泾村附近,接通吴淞江上游      1982年加深、拓宽河道并在西端建西水利枢纽工程,水深达3~4米,河道宽为60~100米,底宽30~60米,河底高程—2~—4米,塘桥以东能通行300~500吨级小轮      江浙两省船队可经三江口、蕰藻浜直航吴淞口,去宝山钢铁总厂不再绕道淀山湖、黄浦江,缩短航程45公里      受益农田约1      3万余公顷      潘泾,位于宝山区西部      南起荻泾,往北流经罗南、罗店,抵毛塘河      长约19公里      枯水期航道水深2      9米,能通行20~100吨级船舶      南段水质受工业废水污染严重      蟠龙塘,位于青浦区(原青浦县)与闵行区境      “以其委蛇曲折如龙之盘”而得名      又名蟠龙浦、蟠龙港、盘龙浦等      起自青浦区(原青浦县)徐泾江,流经小涞港、北横泾,北入吴淞江      长约9公里      枯水期水深1      5米,河宽15米,通航15~25吨级船舶,受益农田660余公顷      油墩港,人工河,自20世纪50~80年代陆续开挖      北起吴淞江四江口,南至黄浦江上游的横潦泾,流经青浦区(原青浦县)白鹤、重固、香花、赵巷4乡,松江县佘山、仓桥、大港、塔汇4乡      全长36      5公里      河道最南段3      44公里,底宽60~118米,河底高-1      0~-1      8米,边坡1∶2~1∶3      其余河段底宽30米,河底高-1      0米,边坡1∶2      5~1∶3      两岸各留青坎宽1      5米,高程3      6米      名称位置起讫大场浦宝山县南部、普陀区北部走马塘—真如港中槎浦嘉定区东南部、普陀区北部蕰藻浜—新槎浦祁迁河嘉定区中部偏西北盐铁塘—横沥杨泾嘉定、宝山区界练祁河—沙浦吾尚塘嘉定区东南部封浜—中槎浦泾北河青浦区(原青浦县)东部蟠龙塘—徐泾江泾南河青浦区(原青浦县)东部徐泾江北—蔡家湾港南泗港宝山、虹口区境蕰藻浜—走马塘封浜嘉定区中部偏南蕰藻浜—吴淞江俞泾浦虹口区西部走马塘—嘉兴路桥盐仓浦闵行区西北部清浦县东北部凤溪塘—吴淞江郭泽塘嘉定区西部江苏省界—盐铁塘淀山港青浦区(原青浦县)中部拦路港—淀浦河曹杨环浜普陀区南部曹杨新村-黄泥泾嘉定区东部横沥—云长泾朝阳河普陀区西部真北路—西虬江新谊河青浦区(原青浦县)东北部新谊村—盐仓浦漕港青浦区(原青浦县)中部淀浦河—青浦城河漳浦嘉定区中部练祁河—蕰藻浜阳澄湖,跨吴县、昆山二县      西南距苏州城区约10公里,西南端湖岸与市区交界      面积113平方公里,南北长17公里,东西宽约0      8公里      湖中有两条土埂,把整个湖体天然划分为东湖、中湖、西湖,其中东湖面积最大,中湖次之,西湖最小,3湖间均有河港相贯通而汇成一体      全湖共有进出河港92条,其中进水港34条,出水港58条;进水口多在湖的西部和西北部,出水口多在东部和南部      由于地势由北向东南倾斜,湖水一部分南流经吴淞江下泄;一部分东流,经浏河入长江      该湖最大水深9      5米,平均水深2      84米,容积达3      2亿立方米      金鸡湖金鸡湖金鸡湖,位于市区东郊,距市区约4公里,南与独墅湖毗连且相通      面积7      2平方公里,后部分水面被围垦,现为6      0平方公里      平均水深约1      8米,最深处可达5米,容积0      13亿立方米      湖中有李公堤将整个湖分成“品”字形,东西两小湖面积分别约0      47平方公里和0      2平方公里      该湖有进出水口10余条,与独墅湖同属吴淞江水系      水源北纳娄江,西受相门塘、葑门塘来水,出水口主要通过吴县斜塘河泄入吴淞江      湖体水质因受城河污水大量流入影响,有机污染指标化学耗氧量、氨氮的检出普遍,超标率较高,水质污染湖西重于湖东,特别铜污染超出正常值近10倍      pH值为8      6,耗氧量4      18毫克/升,总硬度2      264毫克当量/升,总碱度1      7毫克当量/升,矿化度238      85毫克/升      该湖于1956年建立水产养殖场,成为全国十大养鱼高产淡水湖之一      独墅湖,亦称渎墅湖      位于市区东部,与吴县交界,北与金鸡湖相连      原有水面积14      2平方公里,后部分水面被围垦成农田,现有水面积11      52平方公里      该湖南面原有一段和吴淞江相通,后因养殖水产需要,筑起1100米石堤,仅留一出水口,使江湖分离      沿湖进出水口原有23条,经堵截后现剩16条      进水口多分布在西部,出水口则在东南部      在正常状况下,湖水自西北向东南流入吴淞江,当吴淞江水位高于湖水位时,则江水倒灌      湖盆地形较平坦,一般水深在1      7米左右.最深为2      4米;东部滨岸带水深较浅,底质硬实;北部湖心稍深,底质较软      水质因未直接受市区城河污水泄入,污染程度较金鸡湖为轻      pH值为9      0.耗氧量5      28毫克/升,总硬度2      264毫克当量/升,总碱度1      73毫克当量/升,矿化度225      27毫克/升      该湖于1957年起开始进行水产养殖,现为市区重要的水产基地      白莲湖,又名白淀湖      在大市、陈墓之间      西纳澄湖等湖荡来水,北出新开河入吴淞江,经东南诸河港入淀山湖,长4      7公里,最大宽度2      6公里,面积6      2平方公里,合9300亩,平均水深1      4米,蓄水量900万立方米      已养鱼      双洋潭,又名商秧潭      在大市乡境内      西纳吴淞江来水,南通白莲湖,再入新开河      长2      9公里,最大宽度1      8公里,面积3      2平方公里,合4800亩      已养鱼      吴淞江有南支96条、北支83条,有5汇(大湾子)、42弯      五汇是白鹤汇、顾浦汇、安亭汇、盘龙汇和河沙汇      北宋宝元元年(1038年),裁直介于华亭、昆山间的盘龙汇弯道,由40里裁为10里,“道直流速,其患遂弭”      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裁直中游的白鹤汇,“直泻震泽之水,东注于海”      北宋熙宁年间,裁直南岸居于白鹤汇、盘龙汇间的顾浦汇,排水能力提高,航道条件改善      到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下游潮泥湮塞,宗正丞徐确、提举常平言,“请自封家渡古江(在今黄渡东封家浜一带)开淘至大通浦,直彻河口七十四里;以常平缗钱米十八万三千余,充调夫之费”,此为开挖吴淞江河口的最早记载      水仍为害      大观四年(1110年),置十二闸,此为吴淞江下游置闸的最早记载      到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海舟巨舰,每自吴淞江驾驶,直抵城东葑门(苏州)湾泊”      元大德初年,下游严重淤积      大德八年,海道千夫长任仁发大浚吴淞江      西自上海县界吴淞旧江,东抵嘉定县石桥浜入海,长38里8步3尺,深1      5丈,宽25丈,征役1      5万人,工役165万余工,次年二月毕工      此后,元泰定元年(1324年)、至正元年(1341年)两次疏浚,均旋浚旋淤      明清两代,坚持吴淞江为太湖排水正道,下游疏浚20余次      明初,吴淞江下游几乎淤成平陆,黄浦江通吴淞江入口地段“遏塞难浚”      明永乐元年(1403年),苏松水患,夏原吉江南治水,采用叶宗行“范家浜引浦入海”、引元代周文英“掣淞入浏”主张      开昆山夏驾浦掣吴淞江水北达娄江(即浏河),又排嘉定西顾浦,南引吴淞江水北贯吴塘,亦由江入海      吴淞江上游来水减少,加速吴淞江萎缩      明天顺二年(1458年),开浚吴淞江下游旧道,西起大盈浦,东至吴淞巡司(今潭子湾附近),全长约2      2万丈,宽14丈,深2丈      明成化十年(1474年),浚夏驾浦至庄家港11700余丈      明嘉靖元年(1522年),浚夏驾浦至嘉定旧江口龙王庙(今黄渡东)6336丈,并于夏驾浦、新洋江(今青阳港)与吴淞江交汇处建造石闸,节制江流,防止潮沙倒灌吴淞江      隆庆三年(1569年),巡抚海瑞议开河道15丈,自黄渡至宋家桥(约今福建路桥附近),长80里,其下游今之河道开始形成      万历五年(1577年),林应训开浚吴江区(原吴江县)长桥南北两滩,浚中段自昆山漫水港至嘉定徐公浦(今黄渡西),又建千墩浦、夏驾口2闸      下游新河宽仅15丈,渲泻太湖之水有限      清康熙十年(1671年),浚黄渡东口至新泾口施家港段,长10491丈,河面宽15丈,底阔7      5丈,深1      5丈      康熙十二年,建闸于宋家桥(在今福建路桥,旧称老闸桥附近,康熙二十九年废)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建闸于金家湾(即今大统路桥旧称新闸桥附近)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开吴淞江引河及黄渡镇越河      吴淞江引河自清洋(阳)口起至镇洋(旧县,今太仓市东部)界,2414丈      黄渡镇吴淞江河身曲折浅窄,民宅稠密,难以疏浚,另开新道640丈,至千秋桥处越过弯曲段,因名越河      道光七年(1827年),浚井亭至曹家渡段,逢弯取直,长1      1万丈,拆除金家湾闸      清同治三年(1864年),始用机器挖泥船开浚曹家渡一带浅段      民国时期,1919、1920、1924年,先后疏浚纪王渡、梵王渡至新闸桥、新闸桥以东至黄浦江段      1931年2月~1937年4月,浚浦局6条挖泥船疏浚东起黄浦江西迄庄家泾段,挖泥174      09万立方码(折合133      10万立方米)      1935年,虞姬墩裁弯取直,完成工程土方36万立方米      1935年,青浦、嘉定两县合浚黄渡镇段老吴淞江      1950年5月,用挖泥船疏浚河口至恒丰路桥段52万立方米,人工疏浚北新泾至浒浦段29      4万立方米      1963~1965年,疏浚曹家渡至申纪港口长12公里河段,河面宽25米,河底高程-0      5米      1979年11月~1984年6月,疏浚沪杭铁路南新环线铁路桥至江苏省界长29      4公里,南新环线至蕰藻浜西闸和以西段,分别按六级和五级航道标准疏浚      1958年后,苏州河水质日趋恶化,河道自净能力完全丧失,自河口至华漕形成一条长26公里的黑臭带      1995年,市水利局完成《苏州河综合治理预可行性研究总报告》      历史上吴淞江既是太湖排水入海主要水道,也是一条重要航道      唐天宝五年(746年)已在松江(古名)南岸设立青龙镇港(青浦区北三十里,近黄渡以西)      据《青浦县志》称“孙权造青龙战舰于此,故名      唐时控江连海,置镇防御      ……宋设监镇理财官,……为海舶辐辏之地,人号小杭州”,此为上海港的发端      唐元和五年(810年)“堤松江为路”,以便率挽漕舟,至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堤界于松江太湖之间,横截五、六十里,以益漕运”      经过历代三百余年不断加以修固,长堤纵拦松江口门,史称吴江塘路      吴江塘路的兴筑,东太湖出水迂回绕道,宣泄不畅,使下游河道逐年不断淤浅,河口宽度日渐浅狭为五里、三里      旧时吴淞江有南支九十六条,北支八十二条,有五汇(大湾子)、四十二弯(小湾子)说,“五汇”是白鹤汇、顾浦汇、安亭汇、盘龙汇和河沙汇等,北宋宝元元年(1038年),裁直吴淞江介于华亭、昆山之间的盘龙汇弯道,弯道原长四十里,裁直后减为十里,“道直流速,其患遂弭”      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裁直了吴淞江中游的白鹤汇,“直泻震泽之水,东注于海”      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裁直了位于吴淞江南岸居于白鹤汇、盘龙汇之间的顾汇浦      3次裁湾取直,提高了吴淞江排水能力,减轻了水患      同时亦改善了航道条件,青龙镇港仍是“海舶辐辏,岛夷为市”,与福建、浙江、广州和交州(今越南河内)等有货物贸易往来      但吴淞江变化很快,到了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吴淞江下游潮泥湮塞,水溢为患,宗正丞徐确、提举常平言“请自封家渡古江(在今黄渡东封家浜一带)开淘至大通浦,直彻河口七十四里;以常平纟昏钱米,十八万三千余,充调夫之费”,这是开挖吴淞江河口的最早记载      但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水仍为害”      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两浙监使请开淘吴淞江,复置十二闸,于北宋大观四年动工      这是吴淞江下游置闸的最早记载      吴淞江在宋代虽经历三百余年的裁湾疏浚等整治,仍日趋萎缩,但尚未严重湮塞,到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海舟巨舰,每自吴淞江驾驶,直抵城东葑门(苏洲)湾泊”      大德初年下游严重淤积,元大德八年(1304年)海道千夫长任仁发治水,仍大浚吴淞江      西自上海县界吴淞旧江,东抵嘉定县石桥浜,迤逦入海,长三十八里八十一步三尺,深一丈五尺,阔二十五丈,役夫为数一万五千,为工一百六十五万有奇,次年二月毕工      此后,元泰定元年(1324年),元至正元年(1341年)又有2次疏浚,均旋浚旋淤,收一时之效,始终未能解除泄水不畅的困扰      元代图谋恢复吴淞江故道深阔的努力失败之后,吴淞江情况进一步恶化      明初吴淞江下游几乎淤成平陆,“滟沙淤死,难以施工”,黄浦江通吴淞江入口地段也“遏塞难浚”      永乐元年苏松水患,夏原吉江南治水,在采用叶宗人主张“范家浜引浦入海”的同时,采纳元代周文英的主张,实施“掣淞入浏”      开昆山夏驾浦掣吴淞江水北达娄江(即浏河),又排嘉定西顾浦、南引吴淞江水北贯吴塘,亦由江入海      但吴淞江上游来水减少,加速了吴淞江的萎缩过程      明清两代治水者,仍坚持吴淞江为太湖排水正道的观点,下游曾疏浚20余次      明天顺二年(1458年)吴江、湖州大水,开浚吴淞江下游旧道,西起大盈浦,东至吴淞江巡司(今潭子湾附近),全长约两万两千丈,阔十四丈,深两丈      明成化十年(1474年)浚自夏驾浦东至西庄家港一万一千七百余丈      明嘉靖元年(1522年)巡抚李充嗣浚夏驾浦至嘉定旧江口龙王庙(今黄渡东)六千三百三十六丈      并于夏驾浦、新洋江(今青阳港)与吴淞江交汇处,建造石闸、节制江流,以防止济河潮沙倒入吴淞江      明隆庆三年(1569年)太湖流域嘉兴、吴江等县大水,在巡抚海瑞主持下,始将吴淞江作为黄浦江支流进行整治,对吴淞江宋家浜新道加以疏浚,自黄渡至宋家桥(今市区福建路桥附近)长八十里,原江面阔三十丈,减半开十五丈,底阔七丈五尺,至此吴淞江下游完全改入苏州河今道,由外白渡桥入黄浦江,成为黄浦江的支流      清代,对吴淞江下游段的疏浚亦较频繁,康熙十年(1671年)因太湖湖水泛溢,浚吴淞江自黄渡东口至新泾口施家港止,长一万另四百九十一丈,河面宽十五丈,底阔七丈五尺,深一丈五尺,并于康熙十二年建闸于宋家桥(在今福建路桥,旧称老闸桥附近),此闸于康熙二十九年废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建闸于上海金家湾(即今大统路桥旧称新闸桥附近)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开吴淞江引河及黄渡镇越河      吴淞江引河自清洋(阳)口起至镇洋(旧县,今太仓县东部)界止,两千四百十四丈;黄渡镇前吴淞江河身曲折浅窄,两岸居民稠遏,疏浚难施,因而在今黄渡镇南另开新道,长六百四十丈,至黄渡原千秋桥外越过变曲段,因名越河      清道光七年(1827年)浚吴淞江自井亭至曹家渡,逢湾取直,长一万一千丈,并认为“吴淞江闸(金家湾)既积沙,又阻舟”遂予拆废      瓜泾口水利枢纽瓜泾口水利枢纽瓜泾口水利枢纽,位于东太湖吴江瓜泾港太湖入口处,是环太湖大堤重要口门配套控制建筑物之一,兼有防洪、排涝、航运、环保等综合功能      工程自1998年9月上报初步设计,2001年3月初主体开工建设,2002年9月通过竣工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行,工程总投资为2164      5万元      枢纽由节制闸、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堤防、公路桥以及附属工程管理设备设施等组成      节制闸和船闸上闸首按二级水工建筑物标准设计建造,节制闸两孔对称的分布在船闸通航孔两侧,船闸下闸首、闸室以及通航建筑物按照三级水工建筑物标准设计制造      节制闸规模为2孔*16米,设计流量96立方米/秒,船闸净宽12米,设计通航净高2      5米,船闸闸室长135米      节制闸和船闸均采用钢结构卧式平面钢闸门,分别配备QPO-2*25T、QPQ-2*16T卷扬式启闭机      闸上设汽-10级、总宽6米的公路桥,连通环太湖大堤      办公楼、宿舍以及食堂等附属设施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绿化面积约20000平方米,枢纽管理设施完善      瓜泾口水利枢纽是太湖流域遇超标准洪水时东太湖内重要的泄洪口门之一      2017年太湖水位未出现超标准险情,但多次出现瓜泾港水倒流入太湖的异常情况,根据区防办的要求,一日出现这种现象,我所即关闭瓜泾口水利枢纽闸门,防止外河水污染太湖水质,充分发挥枢纽在防洪、水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综合社会效益      2022年5月16日,长三角一体化区域水网互联互通骨干工程——吴淞江整治工程江苏段开工建设      吴淞江整治工程包括江苏段和上海段,是国家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匡算总投资831亿元      其中,吴淞江整治工程江苏段位于苏州市境内,投资156亿元,整治工程主要包括河道整治、配套扩建水利枢纽、新改建跨河桥梁、水系影响调整等      蕰西水闸蕰西水闸蕰藻浜西水利枢纽工程,简称蕰西水闸,在嘉定区黄渡乡孟泾村与安亭乡双浦村间蕰藻浜上游与吴淞江交汇处,是上、嘉、宝地区蕰南、蕰北两片挡潮、引清减污、排涝和通航的骨干工程      受益农田嘉定区18万亩,宝山区20万亩      有3孔总净宽30米(10米×3)节制闸1座,口门宽12米、闸室宽20米、长30米船闸1座,上有净宽4      5米汽-10级公路桥1座      设计水位闸外最高4      4米、最低1      80米,闸内最高4      05米、最低1      80米,节制闸最大流量(引水)176立方米/秒      船闸配有5套直径215毫米柱塞式油缸液压启闭机      通航300吨级船只      1977年12月竣工,投资623      9万元      东大盈船闸东大盈船闸东大盈船闸,在青浦区(原青浦县)白鹤乡西园村东大盈港(油墩港)北口,与吴淞江相衔接,是青松控制片骨干控制工程之一      用于防洪、引排、调控内河水位和航运      闸口门宽12米,闸室宽14米、长300米      内外闸首均为钢筋混凝土坞式结构,闸室、翼墙为浆砌块石结构,闸室底板为分格干砌块石,上卧式平面钢闸门      最大排水流量192立方米/秒      通航100吨级船只      1979年1月竣工,投资268      26万元      1993年11月通航      西大盈船闸,在青浦区(原青浦县)赵屯乡蔡家村西大盈北口离吴淞江约700米河段,青松大控制的骨干控制工程之一      用于防洪、引排、控制内河水位和航运      闸首口门宽8米、长135米      闸室为钢筋混凝土坞式结构,钢筋混凝土平板闸门,重门式浆砌块石挡墙,干砌块石护坡      通航60吨级船只      1978年1月竣工,投资58      4万元      苏州河河口挡潮闸苏州河河口挡潮闸苏州河河口挡潮闸是按照“千年一遇”高潮位(黄浦公园最高潮位5      86米)防洪标准设计建造的,是市区防汛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苏州河和黄浦江交汇处,距河口275米,挡潮闸结构布置与吴淞路桥建设紧密结合,故又称吴淞路闸桥      挡潮闸为单孔开敞式,闸孔净宽60米,底板面高程为-3      0米,门坎顶高程为-2      5米,底板两端搁置在沉井闸墩上,底板上下游两侧打一排防渗钢板桩      翼墙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拉锚式板桩结构      闸顶架设4车道加1匝道的钢结构桥梁,北接吴淞路,南连中山东一路      钢桥为三跨连续钢厢梁,梁底标高为7      0米      桥下装置17扇悬挂式钢板闸门,每扇配置卷扬机可以单独启闭      平时闸门平伏于钢桥中跨两根箱梁之间,桥下可通航100吨级船只      汛期遇有高潮侵袭,闸门下放锁定,拒潮于闸外,使苏州河两岸50多公里防汛墙,可不再按“千年一遇”标准加高加固      桥上可以照常通车行人,又改善了外滩地区的交通条件      吴淞路闸桥,南起中山东一路北京东路,北至塘沽路吴淞路,全长838米,1989年动工兴建,1991年4月建成      为配合外白渡桥重新通车和外滩综合改造工程,2009年10日17日起,吴淞路闸桥由北向南的通行道封闭,同日开始拆除工作      11月6日,闸桥被拆除,服役18年的桥梁及闸门完成了历史使命      流域地势平坦,河道弯曲,流速缓慢,且受涨潮流顶托影响,泥沙与污染物极易沉积江底,促使河道淤浅,航道最浅处水深仅2米,市区江南宽度约50~70米,中上游可达500米以上      吴淞江兼具航运、灌溉、泄洪、排涝之利,可通行60~100吨级船只,是上海市与太湖流域间重要的内河航道,年运货量在1700万吨以上,中上游可灌溉农田6      6万余公顷      苏申内港线即吴淞江      西衔京杭大运河,东讫黄浦江      境内河段西起界牌港,东至三江口,长33      09公里,深2      5~3米,下游最狭处底宽32米,最小曲度半径60米,桥梁通航孔净高4      85米      全段航道为6级标准,大部设有航标,可通航100吨级船舶,年船舶流量41      53万艘(1985年测定数,下同),为昆山至上海、苏州以及浙江等地的主要航道      20世纪40年代开始,在其下游的上海市境内着手整治苏州河      1949年9月将断落在苏州河里的沪杭铁路2号桥断梁吊起,以恢复正常通航      1950年5月,苏州河河口恒丰路桥由原浚浦局挖泥机船挖泥52万立方米,北新泾向西至浒浦一段由人工挖泥29      4万立方米      1963~1965年,疏浚曹家渡至申纪港口12公里,河底宽250米,河底高程一0      5米      1979~1984年,疏浚南新环线铁路桥至江苏省界29      4公里;南新环线至蕰藻浜西闸段,按六级航道开挖,以西段按五级航道疏浚;修筑加高两岸防汛墙      1991年4月在河口建成吴淞路闸      2000年9月,苏申内港线在江苏省境内按内河五级航道开工建设,整治航道56      03公里、苏申外港线车坊分道175公里;新建浆砌块石护岸25245公里(含昆山张浦3公里),改建、新建桥梁2座,移建航标6座,航道绿化5公里      吴淞江整治工程吴淞江整治工程2022年5月16日,长三角一体化区域水网互联互通骨干工程——吴淞江整治工程江苏段开工建设      吴淞江整治工程包括江苏段和上海段,是国家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匡算总投资831亿元      其中,吴淞江整治工程江苏段位于苏州市境内,投资156亿元,整治工程主要包括河道整治、配套扩建水利枢纽、新改建跨河桥梁、水系影响调整等      整治工程实施后,将进一步完善太湖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增加太湖洪水外排通道,提高太湖流域防洪排涝能力,改善区域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条件,提升苏州至上海内港航道航运能力      这项工程实施后,将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苏州港,苏州是春秋战国时期吴国的都城,不仅是吴国的政治中心,也是江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和水运中心,港口兴旺      宋代,苏州升为平江府府治      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诏福建、两浙路漕粮输送平江府后,港口开始建仓储粮,苏州港又成为漕粮中转港和手工业品、手工业原料输出输进港      苏州港的漕运、商运和对外贸易已超过盛唐时期的扬州港      根据1960年对港口情况的调查,共有码头98座,码头总延长1829      96米,共分8个作业区:火车站、娄门、洋关、南门、枣市、南浩街、枫桥和苏州钢铁厂作业区      货物吞吐量逐年上升,1957年苏州港货物吞吐量突破百万吨大关,达到105      27万吨      1973年,苏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69      34万吨      在进出港主要货物中,非金属矿石占19      6%,矿建材料占18      13%,木材占7      24%,粮食占7      19%,钢铁占7%,化肥及农药占4      5%,水泥占1      87%,石油占1      63%      苏州市港务管理处成立后,加快港口改造、扩建和建设新港区的步伐,所辖港区有:葑门港区、娄门港区、双桥港区、枫桥港区、齐门港区、白洋湾港区、城湾港区      苏州园区港,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吴淞江北岸,项目总投资约5      5亿元,总用地284      9亩,建设8个1000吨级码头泊位,集码头、堆场、驳运、订舱、仓库、办公为一体,可提供集装箱内外贸运输、件杂货及大宗商品内河水运、集装箱等综合物流服务,现已发展成为目前江苏省规模最大的内河港码头      2018年12月11日,苏州园区港开港仪式、园区港至上海港外贸航线开通      于2017年5月份开港试运营,已开通内贸、外贸航线各一条:一是至上海港的内贸航线(集装箱“水水中转”多式联运航线),二是至宁波港的外贸航线(“河海联运水水中转”航线)      2017年完成集装箱作业量2      53万标箱,2018年完成集装箱作业量4      86万标箱      吴淞江,古名“松江”,又因流域在古代吴国境内,故称之为“吴淞江”      《后汉书·左慈传》中有“所少吴淞江鲈鱼”的记载      东晋咸和年间在吴淞江口修筑沪渎垒,故址在今青浦白鹤镇旧青浦西,成为军事重镇      西晋时期吴人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遂弃官归吴,他思念的菰莼与鲈鱼,正是吴淞江的特产,有“莼鲈之思”的典故      后世的宋词中屡次出现这个典故,辛弃疾词中也有“闻道莼鲈正美”      尽管元代以后吴淞江水势渐为黄浦所夺,经济文化重心也由位于河中游的青龙镇转向下游,但围绕苏州河岸展开的经济活动经久不衰且愈益发达      众多志书记载,从19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多世纪中,苏州河一直是上海通往临近城乡的主航道      主要原因当然是当时的陆路运输网络远不及水路发达和便宜,大量的消费品、燃料和工厂原料、成品,都需依靠水运      许多上海至杭州、嘉兴、湖州、苏锡常等地的客轮航班线,其上船地点就设在今河南北路至浙江北路之间,使苏州河成为当时上海内河班轮客运的最大汇集地      同时兴隆的还有货运船只和货运码头      最大宗的货物是进沪供沪人消费或经上海出口海外的蚕茧生丝、麻棕鬃刷、茶叶土产,以及稻酒鱼肉、蔬果食品、砂石建筑材料等;又有大量“洋油”、“洋布”、“洋火”、“洋参”之类舶来品与经海岸交通来到上海的南北货经由苏州河散向杭嘉湖、苏锡常富庶地区      上海近代最早的修造船、面粉、棉纺织、丝织、化工、冶金机械,甚至水电煤器具的加工厂,都陆续出现在苏州河两岸      仅今上海普陀区范围内的苏州河岸线,就集中了数以千计的工厂,其中的纺织厂、面粉厂、火柴厂、印刷厂、化工厂、钢铁厂、造币厂、啤酒厂、减速机厂、帘子布厂、无线电厂、制药厂、石油化工机械设备厂等,都曾在上海乃至全国工业经济史上创下纪录      

wjm3u8
HD中字
96533电视影
全集完整版
免费版电视剧
快活影院
无码鲁丝片
甜蜜惩罚
给我观看片
风车动漫看动画
《苏州河》 演员表
  • 姚安濂
    姚安濂
  • 耐安
    耐安
  • 周迅
    周迅
  • 贾宏声
    贾宏声
苏州河相关资讯
相关推荐
  • 暗房秘密
    暗房秘密
    HD中字
  • 唇语惊魂
    唇语惊魂
    HD中字
  • 大叔的爱
    大叔的爱
    HD中字
  • 查令十字街84号
    查令十字街84号
    HD中字
  • 爱丽丝城市漫游记
    爱丽丝城市漫游记
    HD中字
  • 李雷和韩梅梅
    李雷和韩梅梅
    HD中字
  • 我心依旧
    我心依旧
    HD中字
  • 未成年
    未成年
    HD中字
  • 杀手女教师
    杀手女教师
    HD中字
  • 收割
    收割
    HD
  • 茱丽叶
    茱丽叶
    HD
  • 嫌疑人X的献身
    嫌疑人X的献身
    HD中字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
暗房秘密
暗房秘密
唇语惊魂
唇语惊魂
大叔的爱
大叔的爱
查令十字街84号
查令十字街84号
最新推荐
查看更多
遗失的世界 在线观看
遗失的世界 在线观看
王瀚肖邦筋流高清
王瀚肖邦筋流高清
草草视频在线播放
草草视频在线播放
hitomi在线中文
hitomi在线中文
忠义群英
忠义群英
爱在旅途国语线
爱在旅途国语线
当她爱她 在线观看
当她爱她 在线观看
印度生吃猴脑的电影
印度生吃猴脑的电影
印度电影丑恶完整剧情
印度电影丑恶完整剧情
友情链接
享受影视带来的快来
成全视频观看免费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
成全视频高清免费
青丝影院免费观看
青柠影院免费观看
大地资源影视中文
好日子在线观看视
gogogo视频
免费安全在线观看
青丝影院免费观看
97视频400个
小日子电视剧在线
青柠影院免费观看
好日子在线观看视
春情荡漾
gogogo视频
成全视频观看高清
三年片在线观看免
两个人做aj的视
三年片在线观看免
少女片TV哔哩哔
秋霞影视
好妈妈三
黄瓜草莓
更多
网址导航
网站地图

高清免费观看:苏州河完整版全集,480看影院提供苏州河手机免费看,故事:     吴淞江古称松江、亦称松陵江、笠泽江      三国吴韦昭《国语·越语》注、晋郭璞《水经·沔水注》引均以为松江、东江、娄江为《尚书·禹贡》之“三江”      《后汉书·左慈传》“所少吴松江鲈鱼耳”,《陈书·侯瑱传》“与(侯)景战于吴松江”      此“吴松江”乃谓吴地之松江,非说江名叫吴松江  &

RSS订阅  百度蜘蛛  谷歌地图  神马爬虫  搜狗蜘蛛  奇虎地图  必应爬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