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夫之,等:《清诗话》,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579页。
[2] 王夫之,等:《清诗话》,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571页。
[3] 王夫之,等:《清诗话》,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581页。
[4] 王夫之,等:《清诗话》,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579页。
[5] 王运熙、顾易生:《清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61页。
[6]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先钿,等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5页。
苦心危虑而极于精思
——“穷者而后工”说的心理学内涵
“穷而后工”是宋代欧阳修提出来的。欧阳修的朋友梅圣俞才华横溢,抱负不凡,却仕途失意,一生坎坷。转而寄情山水,借景抒情,成为一代著名诗人。欧阳修有感于此,在《梅圣俞诗集序》中写道:“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1]在《薛简肃公文集序》中也写道:“至于失志之人,穷居隐约,苦心危虑,而极于精思,与其所感激发愤,惟无所施于世者,皆一寓于文辞。故曰穷者之言易工也。”[2]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不平则鸣”说一脉相承。司马迁遭到残酷的迫害,在苦难中他发愤著书立说,并从自身的遭际中体会到《诗经》《离骚》等大抵是古人“发愤之所为作”,“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韩愈有感于孟郊年近六旬还在任溧阳尉这种小官一事,一方面同情其遭遇,一方面又认为这种人生的坎坷不平会给他带来诗意情怀,于是在《送孟东野序》中展开了“不平则鸣”的议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耶?”他还在《荆潭唱和诗序》中说:“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在古代诗学中,与“发愤著书”说、“不平则鸣”说、“穷而后工”说相似的论述还很多。由此不难看出,“穷而后工”说是对古代诗学中一个重要命题的总结,今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考察它的内涵,无疑是有意义的。